父母要学会如何与孩子聊天,不要“否定”,只要“同理”

http://www.19588.net 2014-06-18 编辑:小菲

父母要学会如何与孩子聊天,不要“否定”,只要“同理”

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跟小朋友聊天,他们跟小孩之间的对话永远都是:“功课写完了没?”“琴练了没?”“今天考几分?”

很多时候,聊天只是一种发泄。还记得一堆女人三姑六婆时的那种心情吗?骂婆婆、骂老公、骂给别人听,其实不一定要别人帮我们解决问题,只是纯聊天而已。让聊天回到聊天,想要孩子诚实地说出感受,很重要的一个步骤,就是只要“倾听”,不要“说教”。

和孩子聊天,最忌讳的就是说教。任何一种话题的聊天,只要沦落到说教与听训,那就没趣到极点了!所以,聊天时可以对对方、对话题保持高度的兴趣,多询问、少评论,多说“你”,少说“我”,就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绝地继续下去。

比如,孩子说:

“妈,XXX今天打我。”

“喔,为什么?”

“因为我要玩恐龙,他不准我拿。”

“那你怎么办?”

“我就去玩别的了。”

“你怎么不告老师呢?我不是教过你,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诉老师吗?你也可以跟他说,公用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玩啊!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吗?”

如果是采取这样的聊天方式,那么肯定话题就此戛然而止。孩子最后一定是紧闭双唇,不再多说一句。此时不妨继续询问:“喔,那你心里有没有觉得很不舒服?”或者“那你还想玩恐龙的话怎么办呢?”

这时,你就会听到他真正的想法:“还好啦!我想他先玩也没关系,等他玩完了,我再玩就好了啊!”或是“我很生气啊!所以我就跟他说:‘我不跟你玩了!’”

我当辅导志工时,每周要和至少一个孩子聊天一个小时。这些孩子,有些行为有偏差,我的工作就是陪伴跟倾听。因此我发现,要让孩子放心地说出心里话,轻松地聊天,一定要练习“不评价、不说教”,只要你做到这两点,孩子通常都愿意说出心里话。

而且,说出心中的话对他们来说,是很大的纾解及快乐,他们经常在历经一小时的聊天过程后,不愿意离开会谈室,情愿和我继续聊下去。可见很多孩子是多么渴望聊天?却常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大人。

别把质问当聊天

这种状况比较像是质问,很难称作是聊天,因为通常都是以问句始,以斥责终。在中式的家庭里,鲜有和乐融融的晚餐时间、睡前时间及聊天时间。于是乎,你会发现,孩子在你面前几乎都是哑巴,不但话少、三句话问不出个屁来,久而久之,你对他也越来越陌生。

大概因为长久以来职业训练有素的缘故,我的确很有聊天的天分。想当年,最难访问的闷葫芦艺人,碰到我也能打开话匣子,让同行佩服不已,这的确是我的天赋异秉!也难怪小孩子碰到我,可以一说说个不停。于是,我回过头来,检视自己的“聊天技巧”:我到底是用了什么魔法,可以让孩子愿意向我诉说?其实说穿了,这些小技巧一点儿也不困难,你也可以做得到!

问“小”不问“大”

孩子跟大人不一样,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,也很难回答。因此,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,要尽量避开“抽象”、“大范围”的问题。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、一定有答案的问题,而且不妨从细节开始。

不要问:“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?”“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?”这种问题,孩子很难回答,或是只会简单回答:“还好。”“没做什么!”这样会让聊天很难持续下去。

你可以改问:“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?”当孩子说出自然、音乐、国语的时候,你就有机会接着?:“喔!那自然课今天教什么?”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:“教气象啊!什么气温、风向的,无聊死了!”“喔!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?”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,并持续交谈下去。

以前孩子刚上学时,我跟孩子聊天的开头常常是:

“今天的营养午餐(或点心)有哪些呀?”

“你们班上谁吃得最多?谁吃得最慢?”

“你今天早上去学校跟谁玩?早自习在做些什么呢?画画课画些什么呢?”

“你们班最多人喜欢的男生是谁啊?你喜欢谁呢?”

藉由一些生活小事打开话匣子比较容易,这些问题简单易懂,孩子通常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,不会感觉到压力。

扩展阅读:

1岁宝宝说话的几个阶段:父母与宝宝多交流、说话

父母孩子的终身榜样:信任孩子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

婴儿手语能促进父母与宝宝之间交流,婴儿手语你理解吗?

相关阅读:

儿童性教育:不同阶段如何对进行性教育

家庭教育:父母如何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朋友

夫妻经营婚姻:多说鼓励的话,少指责

宝宝耐心训练,让宝宝学会等待,提高忍受挫折能力

如何让孩子懂爱情,爱情教育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爱情

儿童挫折教育:多讲名人坚持不懈故事,树立孩子坚强品质

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心态,让孩子正面问题

51句表扬孩子的话,附中英对白

女强人经营婚姻展现温柔体贴发现丈夫优点

儿童顶嘴如何正确引导不影响孩子发展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19588.net/html/news/20140618/5391_1.html

2014-06-18 编辑:小菲
关于我们| 版权信息| 免责声明| 网站地图| 联系我们| 友情链接
版权所有 ©豆豆网 Copyright ©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7012079号
郑重申明: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.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您版权等信息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并处理。